2023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来到了盛家坝镇石门坝村开启驻村之旅。两年的驻村锻炼让我深刻领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谁能想到,这方水土会成为我淬炼初心的地方。正如参天大树根系深扎沃土,基层这片广袤天地,无疑是年轻人成长的最佳沃土。
“屋里几口人?几个娃娃在读书?种了几亩茶……”“这些情况都要熟记于心,驻村更要驻心。” 入职时领导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耳畔回响。初到石门坝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村民,我清醒地认识到,唯有主动走进村民家中,才能真正洞悉他们的生活境况与内心诉求。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我雷打不动地每周花 3 天时间开展入户走访。
走访过程中,我随身携带笔记本,认真记录每户村民实际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并建立完善村民档案。在石门坝村 24.6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足迹。每一次叩响家门,都是一次心与心的靠近;每一轮摸排走访,都是一次责任的践行。这些经历,已然成为驻村岁月馈赠给我的珍贵财富。
2024 年,茶叶市场风云变幻,鲜叶价格遭遇罕见波动,呈现高开低走、急速下滑的态势。往年丰收时节农户们脸上洋溢的喜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眉头和对生计的担忧。和我一同驻村的前辈荣叔目光坚定地对我说:“哪怕经济形势再严峻,我们也要为农户们蹚出一条路来!”
怀揣着这份责任,我们一头扎进茶园,穿梭于茶树之间,与农户倾心交谈;走进专业合作社,与负责人深入探讨。后经过调研得知,村里农户普遍种植的 “福云 6 号” 茶树。该品种已引进约30年之久,品种退化严重。老茶园经历多年采摘,已经出现茶树老化、发芽能力偏弱等问题,导致茶园的产量大幅下降。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与村两委积极行动,多次向上级政府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政府计划在石门坝村实施低质低效茶园改造项目,拟引进 “玉露 1 号” 新苗品种。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我们组织召开 5 次群众会,耐心倾听村民意见,并多次奔赴三岔镇、安乐屯村的苗圃基地实地考察,对比不同品种的优劣。最终,茶叶品改项目在村民老周家反复试验后“拍板定案”。
如今,看着新栽种的茶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的心中成就感满满。据测算,通过这次茶叶品改项目,每亩茶园收益每年保底可翻两番。这不仅能让农户的 “钱袋子” 鼓起来,更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不知从何时起,村民眼中曾经的疏离与观望,化作了见面时亲切的招呼、温暖的笑容。这无声的转变,恰似一面明镜,清晰映照出基层工作的真谛: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和感悟,继续扎根基层,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