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恩施市法院白杨法庭处理了一起普通的买卖合同案件,看似非常简单明了的案件,却感动了原告和干警们,儿子欠下债款,下落不明,母亲和妻子讲诚信,深知欠债还钱的道理,为儿子、丈夫所欠债款买单!
{基本案情}
2015年8月22日,被告李某和原告胡某协商,由李某从胡某处购进装潢材料,共计人民币6670元,木工结束后即付账。但9月22日完工后,胡某多次催讨得到的只是无限期的拖延,后来电话也无法接通,2017年3月胡某一张诉状递交至白杨法庭,希望走法律程序来收取自己的材料款。干警们也立即展开案件办理,通过多次联系和寻找李某无果后,只能将文书送达李某母亲手中。
{法庭现场}
当日,本以为李某不会来到法庭,本案会以缺席审判就此了结,但令干警和原告意想不到的是,李某的母亲和妻子却早在上班之前就来到了法庭,代替儿子等待着开庭。见到胡某,她们便连声说着不好意思,对不起之类表示歉意的词语,“我儿子欠了你的钱是他的错,哪有欠钱不还的道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他困难的时候,你先给他拿货,在资金方面先通融他,他还应当感谢你才对,事后怎么还能拖欠不还呢?我都觉得老脸无处搁,所欠你的钱,我们母女俩就代表我儿子还给你。”李某的母亲说着。要知道,在农村,老太太和他妻子都是省吃俭用,靠种庄稼和打零工来获得收入,6670元对她们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在诚信面前,她们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决定,即使欠债人并不是她们本人。胡某当即承认放弃利息和其他一切损失,只要老太拿出本金即可,并立下收据和撤诉申请书,案件就此了结。
{法官说法}
近段时间恩施市人民法院集中开展了打击“拒执”犯罪,亮剑惩治“老赖”的专项行动,从执法影视资料中可以看出“老赖们”所居住、生活的条件非常之好,但又是什么促使了他们“坚持不懈” 的“拒执”和对法律的漠视呢?当今社会,诚信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品质,而在上述母代子还钱的案件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和印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对母女的决定让“诚信”归位,让“老赖”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