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人间四月天,最美深山春!谁料雨中数钢架,饥寒交迫众相觑。然,同吃一锅面,冷暖心自知!
——题记
虽然办案十余年,进行过不同的现场勘验,但我还是没有想到今年人间四月天的第一天,居然会在海拔1300米的高山上瑟瑟发抖。
这是我承办的一起建工纠纷,原告重庆A公司,为恩施本地的被告修建数套轻钢结构房屋用于民宿经营,建设过程中发生争议,故而成诉。双方对已完成工程量,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均表示希望通过司法鉴定去解决问题。
本案是发回重审案件,庭审中双方的“针尖对麦芒”我们都看在眼里,加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停工后的拆除等,导致有“图文不符”的可能。充分沟通后,负责司法鉴定工作的向媛前辈,邀我和本案审判长杜炼一起去看现场,以便诉、审、鉴三方随时沟通、固定细节。
于是在四月的第一天,向科长开着那辆还需手动关窗的192号警车,带着我们出发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段山路真的比十八弯还多一弯!晕车的我一路上连一眼手机都不敢看。还好爬到目的地后,景色怡人,数套特色房屋与远山相融,前几日的连绵细雨为这副青色山水画更添数笔朦胧烟雾。
被告介绍说这里海拔1300米,可以俯瞰恩施全貌。不难想象夏日炎炎之际,此处其因深处高山自带避暑凉意,抬头仰望仿佛星辰触手可及,低头俯瞰恩施州城尽收眼底,地理位置既有出世的浪漫也不乏入世的繁华,若是公路稍微拓宽修整一下更便通行,此地实乃人间妙处……
或是被眼前景色治愈,双方已少了几分的剑拔弩张。由于图纸的欠缺,在我们的主持下,双方心平气和地与造价工程师小曾核对目之所及的每一根钢架,无论是高在屋顶需要攀爬才能测量的,还是堆放地面上需要长时间蹲着的,短至五十公分,长至两米八的不同规格,没有一根错过……
数尽十间房所用全部材料并非易事,直到下午两点半还有很多的清点未完成。年轻的曾工不好意思的表示实在太饿了,建议大伙先下山,到镇上各自吃点东西再继续,原告A公司的代理人也可怜巴巴的表示凌晨4点就开车出发,只在服务区吃了个小面包…
一想到下山吃饭一个来回就要两小时,再看看剩余这一大堆钢材,着实有点犯怵。
向科长环顾现场,发现由于原本准备经营民宿餐饮,现场锅碗瓢盆十分齐备,于是便和跟身为现场主人的被告代表祝某商量,是否可以提供食材,由她主厨给大伙煮来吃,既不饿肚子也不耽误勘验,所需费用到时大家平摊给他。说实话,原、被告听到当下都惊呆了,可是缓过神来之后,都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老祝去附近农户借来一把当地特色挂面,还翻出一小块腊肉,向科长在田里扯了一些葱、蒜苗,挽起袖子即刻变身大厨,杜庭长打下手洗菜切菜,我则在现场继续和双方清点……不一会,口味绝佳的特色腊肉面出锅了,大家围着同一张圆桌,暖暖的面汤驱散了寒意,饭后原告律师还抢着去把锅碗瓢盆洗干净了!
清点核对工作在迟来的午饭后持续到傍晚六点……道别之前,大家纷纷表示要向老祝分摊面条钱,但老祝以我们和原告都付出了“劳动力”而他只是出了“原材料”相抵而拒绝了。
真的要下山了,老祝没有车,原告律师主动邀请他同乘。老祝怕耽误他们回重庆而心有戚戚,可终究没有抵住对方的反复邀请,一同乘车下山去……
他们坐在同一辆车上,会聊些什么呢?会不会握手言和呢?坐在192号警车上的我们仨,理想的认为应该会吧!毕竟向科长的厨艺这么好,这一锅高山腊肉面,驱散了寒意,温暖了人心!
办案,何尝又不是为了暖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