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访阳鹊坝村纪实
3月底的乡村,阳光灿烂,菜花金黄。
我和市法院副院长石国伟、司行科科长安婷一行三人在这浓浓的春意里来到阳鹊坝村开始为期一天的走访。
“也,石院长又来了啊,才几天没看到呀!”刚进村委会,就被村委会纪检委员李正安老大叔爽朗的笑声吸引,“我们就是要经常来走走看看才得行嘛,不然村里的老百姓觉得市法院搞三万搞群众路线点都不接地气。”石院长也笑着回应着。“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再去几个偏远点的小村看下,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他向村委会书记廖康波说到,稍事休息后,李正安大叔带着我们出发。
“我们这里公路都通哒,里程达100多公里,家家也都通了电灯,60%的农户修建了沼气池……”李大叔一路上兴致勃勃的介绍着。我们到的第一站有个特别美丽的名字:仙女洞。传说有名仙女曾经在这里的山洞居住过,村民有婚丧嫁娶的事情可以从洞里借到桌子板凳米面等,借出去的越来越多,不还给仙女的也越来越多,伴随着一场从洞里发出来的洪水后,人们再也借不到东西了。石院长听完故事站在洞前说:“古时候仙女都要人讲诚信,何况当今的法治社会,就更要讲诚信了嘛!”一席话逗乐了在场的所有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一位老大爷在院子里晒猪草,给大爷说明来意后我们在堂屋里坐下听老人聊天:“我叫向成进,今年78了。全家五口人,女儿女婿在恩施城里打工,收入在3万块左右,我和老伴儿在屋里做点农活带带孙子,日子可以哦。”在一句一口的烟草味儿里大爷露出满足的笑容。“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的。”石院长对老人说。“现在政策好,没得撒子困难,就是这个吃水的问题需要领导解决,再就是把这个河沟恢复起来才行”,老人想了想说到。接着拉了会儿家常,正午的阳光扫在一地的玉米粒上,透出金灿灿黄澄澄的光。
告别老人后我们来到另一户人家。户主叫向祖明,是村里的兽医。一番交谈后也是需要帮助解决吃水的问题,基本是靠买水生活。接下来走访了白甲沟组唐世昌家、杨昌明家,太阳坡组黄永发家,老岩组杨正芳家,村民们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吃水难。
为了查看吃水到底有多难,我们一行人来到州烟草公司为帮助村民解决吃水问题修建的“万方水池”前。水泥台面宽敞空旷,走近看,巨大的水池里只有池底被一层薄薄的污水覆盖着,墨绿的水面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看到这揪心画面,我们也确实体会到了村民的吃水之痛,石院长当即拨通了舞阳办事处张主任的电话,了解在解决村民吃水问题上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进度,张主任在电话里回复市水利局朱局长在亲自抓此项事宜,石院长又拨通了水利局朱局长的电话,朱局长说去年为了解决“万方水池”的水源问题,市水利局投入大量资金,对“响板溪”水库进行加固,加固工程正在施工中,近期内可完成,水库内的水就能灌满“万方水池”,满足该村和附近村民都能吃上自来水。听完这席电话,我们一行人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泥土飞扬,乡间小院,猫咪公鸡,水田菜地一一在视线里退去。下一次的再会不远,相信很快就会得到村民吃水问题得以解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