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扎根,重点要做好普法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恩施市法院白杨法庭结合辖区村居留守儿童多的特点,立足自身法治教育职能,充分利用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等场所资源,着眼新时代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开展了“与法同行,守护青春”主题开放日活动。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白杨坪人民法庭,我是小柳姐姐,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法庭。”孟夏清晨,阳光格外明媚,白杨法庭迎来了一群小客人——来自白杨坪小学六年级的50余名学生。怀着好奇和憧憬的心情,小客人们开启了白杨法庭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普法之旅。
“头顶高悬的国徽表示法庭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场所,“天平椅”高直的椅背时刻督促着法官挺胸抬头显示威严……” 由远及近,由浅入深,跟随着法庭干警的脚步,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厅、调解室、图书室、审判法庭等场所,通过法庭干警的讲解,近距离的互动体验,同学们对法庭的工作职能、设施布局、文化建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根据孩子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的特点,重点围绕“防性侵、防家暴、防校园欺凌、防网络沉迷”等内容,法庭干警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课。
“你们身边发生过校园欺凌吗?”“如果你遇到校园欺凌,你会怎么保护自己?”面对法庭干警抛出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互动,现场气氛欢快活泼。
同时,面对信息纷繁的互联网络,法庭干警引导学生们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习惯,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在网络世界里保护好自己,还要增强法律常识学习,明确行为界限,预防违法犯罪。
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普法内容,这堂普法课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一天的活动即将结束,“法庭之旅”告一段落,短暂的参观和授课,迅速拉近了同学们与法院干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未成年人与法治教育保护之间的距离。
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法院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加深切感受到了法治文化的魅力。此次的开放日活动,用“有形”的法治体验,在孩子们心中“无形”地种下一棵棵茁壮成长“法治小树”。
关爱未成年人的行动从未停止脚步,法治校园建设也从未停歇。下一步,白杨法庭将常态化开展“法庭开放日”“法治进校园”宣讲等系列活动,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与学生、家长、学校携手共进,以最生动的司法实践,走好“护苗”路上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