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这办法又快又省钱!”6月20日,当事人王某拿到裁定书后,连连向恩施市人民法院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工作人员致谢。
这一幕,正是巡回审判庭入驻3年来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2年7月,恩施市人民法院率先在全州范围内成立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选派政治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突出的诉讼服务团队常驻市综治中心,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质化运行,推动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平台深度融合、协同运行,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3年来,恩施市人民法院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逐渐构建起“常驻服务+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矛盾共解,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就地化解。累计接待群众法律问题咨询5000余人次,指导调解200余起,先行调解案件1569件,导入诉讼程序 2107件,让近45%的纠纷止步于诉前。
法官驻点联动调解 专业赋能解纠纷
“老板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我们这都是挣的辛苦钱,你说怎么搞?”6月18日,21名农民工来到恩施市人民法院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申请支付令。
了解情况后,巡回审判庭主动服务,联合所在地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调解小组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人员采用“背对背+面对面”调解,多维度释法说理,历经数轮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从申请到结案仅用48小时。
无独有偶。2022年5月,恩施一超市与某家用电器服务中心签订空调销售安装合同,该中心又将安装工程转包给某暖通工程有限公司。同年8月1日,安装工人赵某在施工中不幸触电身亡。事故发生后,涉事几方因工伤赔偿问题争执不下,赵某家属情绪异常激动,多方协商陷入僵局,矛盾随时可能被激化。
接到综治中心转办通知后,巡回审判庭主动靠前服务,经过调解小组释法说理,最终在两天内促成四方达成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
这两场高效调解是这三年来恩施市人民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工作的缩影。
“法院提前介入纠纷化解,调解过程中给出的专业意见建议,极大提升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效率。”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谭大龙说。
恩施市人民法院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依托“综治在前、法院在后”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法院+”纠纷化解非诉联动机制,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辖区60%左右的矛盾纠纷引入诉前调解程序,有效减少诉讼案件增量。
多元力量协同作战 复杂矛盾寻求最优解
恩施市八旬老人杜某前往一牙科医院安装假牙,医院经数次诊疗后,以其口腔条件不适合安装为由退还费用并终止服务。
然而,杜某回家后牙齿持续酸痛难忍,多次与医院协商无果。
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向恩施市恩施市人民法院驻市综治中心巡回审判庭求助。
面对老人诉讼证据不足、可能涉及复杂鉴定程序且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等现实困难,巡回审判庭没有简单将其推入诉讼程序。
工作人员敏锐地意识到,此案不仅涉及法律争议,更关乎一位高龄老人的身心感受。
巡回法庭负责人黄泽勇解释道:“老人家情绪激动又固执,亲人不在身边。如果只走诉讼程序,即使判了,他的心结未解,可能依然‘案结事不了’,甚至引发新的矛盾。我们需要找到更能抚慰他、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巡回审判庭启动了联合调解机制。他们主动邀请恩施州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恩施市市卫健局、老人所在地村委会共同参与。
在多部门协同发力下,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专业释法、情理交融,最终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公平合理的人民调解协议,并由巡回审判庭当场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
这正是巡回审判庭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化多元解纷网络的生动体现。
巡回审判庭利用身处综治中心“院内”的区位优势,在恩施市综治中心的统筹下,深化与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信访局、行业调解组织的联动协作。
“通过聚合多元力量,力求在尊重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群众满意度更高的“最优解”。”黄泽勇说,这种联动不仅仅是“相加”,更是“相融”,它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前端主动排查、中端联合调处、末端兜底裁判”的全生命周期解纷闭环。
服务赋能治理末梢 深耕基层法治土壤
“现在开庭!”法锤落下,庄重的声音在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立讯校区回荡。
巡回审判庭将原告杨某某诉被告某物业公司物件脱落损害责任纠纷一案的庭审现场直接搬进了校园,500余名师生全程旁听。严肃的庭审过程,化为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法治公开课。
这只是巡回审判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的一个案例。
成立三年来,审判庭充分利用身处综治中心、贴近基层群众的独特优势,持续探索服务升级路径。
探索完善“巡回审判+判后答疑”模式,由法官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裁判文书内容,对当事人认定证据、适用法律等方面的疑问充分释明,坚持把小案、个案转化成典型案,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同时,不断拓展宣传普法覆盖面,创新多元普法形式,积极向群众普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法律咨询、案例宣传、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让群众在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普法服务中增强法律意识,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社会共识。
不仅如此,巡回审判庭深化智慧诉讼服务,在设立标准的科技法庭基础上,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市法院诉讼服务“一码通”等线上平台,助力综治中心打造集成共享的“智慧大脑”,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加速。
从“法庭审判”到“源头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多地奔波”到“一站解决”。三年来,恩施市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入驻综治中心为契机,激发前端治理效能,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探索司法与基础治理同频共振的新路径,以司法之力护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